日期:2024-11-1516
海控科技在期刊《玻璃》23年第四期发表了《小吨位玻璃熔窑工艺参数调整及澄清质量的提高》论文。结合了小吨位玻璃熔窑的实际案例,通过工艺参数调整(热负荷、温度、燃料波动等),解决玻璃气泡问题,提高玻璃的澄清质量。
50 t/d全氧窑工艺调整:
一条 50 t/d 特种玻璃生产线,熔窑为全氧燃烧窑炉,刚投产时玻璃的澄清质量不好,气泡较多,满板 0.4 mm 以下小气泡,玻璃板的上中下都有,显微镜观察基本为空气泡,气泡壁无沉积物。取样测试气泡内气体成分,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结果可知,气泡内CO2含量较高,表明气泡来自熔化部的高温区,在熔窑中停留时间较长,是配合料分解产生的 CO2气体与少量空气(N2)一起,进入成形流,由于空气少,气含量低没检测出来氩气。由此判断该气泡为澄清不良造成。经过分析,逐步对热负荷做了如表2的调整和优化,气泡问题得以解决。
热点位置、热点温度以及澄清区域的温度对玻璃的澄清至关重要,热点使玻璃液形成两个大的循环对流,热点位置偏前或偏后均不利于气泡的消除,影响玻璃液的澄清质量。燃料的压力、流量波动影响到温度稳定,进而影响液流的稳定,要尽可能控制压力和流量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