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侵蚀条件制备防眩玻璃及性能影响备防眩玻璃及性能影响

日期:2024-09-3060

海控科技在期刊《玻璃搪瓷与眼镜》第48卷第1期发表了《HF侵蚀条件制备防眩玻璃及性能影响》论文。

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液晶显示屏、汽车和建筑幕墙等领域玻璃产生的眩光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给人身安全、健康带来一定的隐患。人们长期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容易出现视力下降,产生头昏目眩、失眠、情绪低落、心悸、食欲不振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长此以往就会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临街建筑的建筑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会令人眼花缭乱,造成人突发性暂时失明和视力错觉,看不清路面状况,严重影响司机和行人的视觉判断,使人分辨不出红绿灯,极易诱发交通事故。因此玻璃防眩光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论文采用化学侵蚀法,在钠钙硅玻璃基片表面上进行微米级处理,制备了具有防眩功能同时透射比又较高的玻璃基片,并利用不同测试仪器对样品进行性能表征,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对玻璃光学性能与表面结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腐蚀液的最佳质量比为氟化铵:硫酸铵:草酸为1:2;3,去离子水200 mL,最佳温度45℃,最佳腐蚀时间20 min,最佳玻璃摆放角度0°;制备的防眩玻璃有较低光泽度,同时还有雾度不大、粗糙度较小、透过率较高等特点。

图片

图1 未处理原片与蚀刻后样品表面微观对比图


相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