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8-285
海控科技在期刊《硅酸盐通报》第37卷第3期发表了论文《浮法玻璃下开口泡形成机理研究》。
由于锡槽微环境容易受到温度、N /H 比例、压力、杂质、密封性等影响,且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如由玻璃液引入的硫化物,不但能与锡反应,还能与氢气反应,实验室难以测试和模拟。所以,目前大多数文献中对锡槽气氛和锡槽气泡缺陷的研究处于一种描述、推理或理论计算阶段。论文以某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为依托,通过跟踪生产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锡槽槽底温度升高时,氢气扩散形成气泡,进而产生玻璃板下开口泡缺陷的机理。
通过对某锡槽槽底温度升高时,玻璃板下开口泡的气体分析,发现该气泡组分主要是氢气;根据气泡形成相关理论计算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分析表明:
(1)浮法玻璃下开口泡形成的主要机理是锡槽槽底温度升高,槽底气体空间中氢气通过耐火砖贯通孔扩散溶入锡液中, 形成氢的过饱和溶液,过饱和的氢再向耐火砖表面易于形成气泡的浅孔处聚集、形成气泡并长大、上浮,最终导致玻璃板下开口泡缺陷。
(2)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理论分析,严格控制锡槽空间氢气比例和槽底温度, 是降低或消除板下开口泡缺陷的有效手段。
(3)耐火砖的氢气扩散性对气泡的产生有显著影响。
图1 锡槽中锡液流动示意图